中国茶种类繁多,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。同种茶类中也有数不胜数的茶叶品名,茶业界有句行话:“茶叶学到老,茶名记不了。”说的就是这些琳琅满目的茶叶名。
茶叶划分尚无统一标准,通常,我们习惯上将中国茶叶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。
基本茶类:包括绿茶、白茶、青茶(乌龙茶)、黄茶、红茶、黑茶。
再加工茶类:包括:花茶、紧压茶、萃取茶、果味茶、保健茶、含茶饮料等。
绿茶(发酵度0%)按干燥方式可分为:炒青绿茶、烘青绿茶、晒青绿茶、蒸青绿茶,绿茶总的特征是清汤绿叶或者绿汤绿叶。
炒青 |
长炒青(眉茶) |
以中小叶种为主,主产浙皖赣;有粤绿、川绿、海南五指山绿茶、陕绿、黔绿、苏绿、杭绿等 |
圆炒青(珠茶) |
浙江平水珠茶、泉岗辉白、涌溪火青等 |
|
扁炒青(细嫩炒青) |
浙江龙井、西湖龙井、大佛龙井、四川竹叶青、碧螺春、台湾三峡龙井等 |
|
特种炒青 |
广东英德毛尖、湖南古丈毛尖、庐山云雾、福建雪芽、浙江金奖惠明茶、安徽九华毛峰、江苏南京雨花茶等 |
|
烘青 |
条形茶 |
河南信阳毛尖、广北银尖、广西桂平西山茶、福建天山雀舌、安徽黄山毛峰等 |
曲形茶 |
四川峨眉毛峰、陕西巴山碧螺、山东日照雪青等 |
|
扁形茶 |
陕西泰巴雾毫、金坛雀舌、浙江安吉白茶、安徽六安瓜片、太平猴魁等 |
|
兰花形 |
舒城兰花、浙江兰溪毛峰、东白春芽、小兰花茶等 |
|
其他花形 |
福建武夷龙须茶、四川雷山银球茶 |
|
晒青 |
芽尖茶 |
云南毛尖、春尖等 |
条形茶 |
川青、陕青、湘青、滇青等 |
|
蒸青 |
圆形茶 |
浙江、福建、安徽、广东、日本等地生产的煎茶 |
针形茶 |
恩施玉露等 |
|
其它 |
抹茶等 |
白茶(发酵度20%-30%)可分为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和寿眉,总的品质特征是白毫明显。
白芽茶 |
白毫银针 |
白叶茶 |
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 |
青茶(发酵度30%-60%)又叫乌龙茶,主要分布在福建、广东和台湾,按地域可分为闽北乌龙、闽南乌龙、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。
闽北乌龙 |
武夷岩茶(大红袍、铁罗汉、白鸡冠、水金龟) |
闽南乌龙 |
铁观音、黄金桂、本山、毛蟹、永春佛手、奇兰 |
广东乌龙 |
凤凰单枞、凤凰水仙、岭头单枞 |
台湾乌龙 |
文山包种、冻顶乌龙、阿里山乌龙、梨山乌龙、白毫乌龙 |
黄茶(发酵度10%-20%)可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。
黄芽茶 |
君山银针(湖南岳阳)、蒙顶黄芽(四川)、霍山黄芽(安徽) |
黄小茶 |
北港毛尖(湖南岳阳)、沩山毛尖(湖南宁乡)、平阳黄汤(浙江)、远安鹿苑(湖北)、皖西黄小茶(安徽)、温州黄汤 |
黄大茶 |
霍山黄大茶(安徽)、广东大叶青等 |
红茶(发酵度80%-90%)可分为工夫红茶、小种红茶和红碎茶三类,总的特征是红汤红叶。
工夫红茶 |
芽形茶 |
金芽、金尖、英红九号、九曲红梅等 |
叶形茶 |
祁红、滇红、琼红、宜红、宁红、政和工夫、台湾工夫等 |
|
红碎茶 |
叶茶类 |
白毫、白毫小种、小种等 |
碎茶类 |
碎白毫、碎白毫小种、碎小种等 |
|
片茶类 |
白毫花香、橙黄花香等 |
|
小种红茶 |
正山小种、金骏眉(正山小种改良) |
黑茶(发酵度100%)主要产于云南、湖南、湖北和四川,以云南的普洱和湖南的千两茶最为有名主要特色是陈香。
滇桂黑茶 |
普洱茶(云南)、六堡茶(广西) |
湖北老青茶 |
湖北佬扁茶、蒲圻老青茶 |
四川边茶 |
南路边茶、西路边茶 |
湖南黑茶 |
安化黑茶 |
注:现常将普洱茶单独列为一个茶系
再加工茶分类
花茶 |
用茶叶和香花进行拼合窨制,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的香茶,也称熏花茶 |
茉莉花茶、白兰花茶、桂花香茶等 |
紧压茶 |
各种散茶经过再加工蒸压成一定形状而制成的茶叶,如砖茶 |
饼茶、黑砖茶、花砖茶、圆茶等 |
萃取茶 |
用热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物,过滤后获取茶汤,再经过浓缩或者干燥,制成的液态茶饮料或者固态的速溶茶 |
罐装茶、浓缩茶、速溶茶、茶膏等 |
果味茶 |
在茶中加入果汁制成的茶饮料 |
荔枝红茶、柠檬红茶、猕猴桃茶等 |
保健茶 |
在茶中加入中草药,加强茶的保健功能,如杜仲茶 |
清热茶、止咳茶、养血茶、减肥茶、养颜茶等 |
含饮料茶 |
在饮料中加入各种茶汁,增加饮料的保健功能 |
茶可乐、茶汽水、饮料茶等 |
茶叶名纷繁复杂,但万变不离白、绿、青、黄、红、黑六种,正如人的一生经历世间百态,但最终也归于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。
饮一盏茗茶,品百味人生,相遇便是缘,无论你是新茶友还是老茶客,欢迎关注、点赞、评论,以共享茶之乐。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权,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