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(今日一字)

《说文解字》中没有“茶”这个字 ,而是作为“荼”字的一个义项被提及即指“苦茶”。唐代茶圣陆羽所著《茶

《说文解字》中没有“茶”这个字 ,而是作为“荼”字的一个义项被提及即指“苦茶”。唐代茶圣陆羽所著《茶经》中提到“荼者,其名一曰茶,二曰槚,三曰蔎,四曰茗,五曰荈。”由此可见,在茶字形成之前,荼、槚、蔎、茗、荈都曾用来表示茶,可能与茶的文化不同、区域不同、品种不同和方言不同所致。陆羽将“荼”字略去一笔,造“茶”字以别“荼”,至此“茶”字从“荼”字中独立出来,并专门用于指代茶叶。唐代中期以后,所有“茶”字意义的 “荼”都变为“茶”字,除“茗”字至今还部分使用外,其它所有的代用字都已弃用。

茶叶的发源地。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《神农本草经》有这样一段话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。神农吃了茶叶之后解除了药物的毒副作用,这也成为中国最早发现茶叶解毒疗效的记载,说明上古时期先民们已经对茶叶的药用价值有了初步认知。据东晋常璩所著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记载,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时,位于西南地区的巴国便以茶和其他珍贵物品纳贡给武王,表明当时已掌握了茶的人工栽培技术。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380多种,而我国西南地区便有260多种。由此推论,山茶科植物高度集中的西南地区就是中国山茶植物的发源地。自先秦两汉开始,茶叶生产和加工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。至唐宋时期,生产和技术中心已经转移至东南地区。茶叶自唐朝开始传播到日本、朝鲜和东南亚地区,16世纪以后传到西方。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的发展,中国茶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,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茶文化的兴起。茶文化起源于中国,具有综合文化的特点,包括建筑、音乐、舞蹈、绘画、戏曲、服饰、饮食、医药等诸多领域。唐朝著名茶圣陆羽撰写的《茶经》,首次将传统文化的儒、道、佛与饮茶过程融合为一体,为茶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。茶文化的核心是“茶道”,茶道兴于唐代,其主要原因与当时国力兴盛、道教发展、诗风大盛、科举制度、禁酒官令和贡茶兴起有关,涉及经济、社会、宗教和文化等活动。唐代封演编撰的《逢氏闻见记》有曰“茶道大兴,王公朝士无不大饮”,当时茶道兴起可见一斑。什么是茶道?我国茶叶界的泰斗庄晚芳先生曾概括为"廉、美、和、敬"四德之说。即廉俭育德、美真康乐、和诚处世和敬爱为人。可以说中国茶道,博大精深、雅俗共赏、源远流长,不同地位、不同信仰、不同文化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认识、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追求,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。
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果侵权,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

作者: 头条共创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